加拿大‧15個月不洗牛仔褲
想知道牛仔褲可以多久不洗?加拿大亞伯他大學學生利喬希為證明貼身牛仔褲,即使長期穿著不清洗亦無礙健康,進行了15個月不洗牛仔褲的實驗,最後發現,牛仔褲上並無沾染影響人體健康的細菌。
利喬希表示,他在實驗期間穿牛仔褲超過200次,儘管他盡力保持牛仔褲乾淨,但仍會不小心灑到食物湯渣;熱天時褲子發臭,他還放進冰箱冷凍,避免臭味擴散。他說,有朋友取笑他的實驗並與他“保持距離”,但也有人非常支持。
想知道牛仔褲可以多久不洗?加拿大亞伯他大學學生利喬希為證明貼身牛仔褲,即使長期穿著不清洗亦無礙健康,進行了15個月不洗牛仔褲的實驗,最後發現,牛仔褲上並無沾染影響人體健康的細菌。
利喬希表示,他在實驗期間穿牛仔褲超過200次,儘管他盡力保持牛仔褲乾淨,但仍會不小心灑到食物湯渣;熱天時褲子發臭,他還放進冰箱冷凍,避免臭味擴散。他說,有朋友取笑他的實驗並與他“保持距離”,但也有人非常支持。
不管是想在國內進修,還是出國留學,申請在職進修或留職停薪,會不會被認為很麻煩而遭到公司拒絕?
在台灣愛普生(EPSON)任職近20年,曾在職進修攻讀台灣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獲EMBA碩士學位。
現在是終身學習的時代,但在決定考證照、在職進修甚至出國留學之前,要不斷地問自己:我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對未來有什麼企圖心?如果只是跟流行,不是自發性的學習,可能只是白白浪費時間。
經濟問題就像一道牆,總是擋住你渴望出國留學的心?以下4大挖錢、省錢術,幫你充實荷包,減少後顧之憂。
提到出國留學之夢,總要面對一個現實因素:錢從哪來?
以MBA學位來說,一年的學費從1萬5千~8萬美元不等,折合台幣相當於50萬~250萬元,再加上生活花費,上班族單靠薪水存錢,省吃儉用也要花上個5~10年。
美國QS Top MBA.com組織最近公布「2008年MBA申請者趨勢調查(MBA Applicant Research 2008)」顯示,台灣MBA學生的主要資金來源為「父母資助」(35%),是對父母依賴比例最高的國家。
如果家中少了「富爸爸」、或是不想依靠父母的資助,還有什麼機會能找出資金?
前不久,加拿大一家研究機構公佈了一份報告,通過對27000多名來自全加拿大的大學和學院的學生們的調查,統計出來了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們最心儀的25個僱主單位。大致分一下類,這些僱主單位可以分為四類:
第一類:政府,想不到吧,加拿大學生最想當的,居然也是公務員。在整個榜單中,「聯邦政府」高居榜首,排在了第1名,「省政府」是第2名,「加拿大健康署」 是第4名,「市政府」是第7名。看來一份體面、穩定、收入不錯、又不太辛苦的工作是全人類的擇業共識。當然,在加拿大當公務員的好處也就是這幾條了,加拿大政府的權力有限,而且是在十分透明的公眾監督之下,想跟國內似的整點腐敗啥的,還真不太容易。
第二類:國際化大企業在這部份僱主中,「蘋果」排在第3名、「谷歌」是第5名、「加拿大航空」是第8名、「微軟」是第11名、「龐巴迪」是第13名、 「Facebook」是第17名、「RIM」(黑莓手機製造商)是第19名、「德勤」和「歐萊雅」並列第23名、「藝電」是第25名。在加拿大,想進這個級別的公司並不容易,名牌大學畢業、專業資格、同類工作經驗、業內人士推薦這幾條樣樣具備才行。
第三類:非盈利的社會公益機構冷不丁一看,加拿大學生喜歡去這類單位,有點出乎意外,可細一琢磨也難不理解,一方面這類機構雖然是非盈利的,工資收入不會很高,但工作穩定,沒甚麼壓力,多少有點類似國內的「事業單位」,而從另一方面說,加拿大人對慈善行為的熱衷是從小就培養出來的,從事這類工作還有種光榮感,很受人尊敬。在這類僱主中,「多倫多病童醫院」是第6名、「加拿大癌症協會」是第9名、「大哥哥、大姐姐協會」(Big Brothers Big Sisters)是第10名、「大衛鈴木基金會」是第12名、「加拿大健康信息研究所」是第14名、「大學健康網絡」(University Health Network)是第15名、「公共服務委員會」是第16名、「樂施會」(Oxfam)是第18名。其實這些機構的日常運作大多是靠社會志願者來完成的,大學生們來此就業,當然看上的是其中那些少數有薪水的管理性職位。
第四類:其他官方機構 「CBC」是加拿大的國營電視台,地位就相當於咱這邊的CCTV,它在這個榜單上排在第20名;「加拿大軍隊」跟美國一樣,是由職業軍人組成的,電視上老有招兵廣告,很炫,年輕人難免被其吸引,他們排在榜單的第21名;「加拿大銀行」是加拿大的國家銀行,唯一有權印票子的,它排在第22名。
整個榜單讀下來,我發現,雖然中加兩國文化不同、歷史不同、政治體制不同、教育模式不同,但是,兩國學生的擇業取向竟是驚人的相似。看起來,哪些工作算是好工作,中西方是有共同認識的。
以上文章轉錄自大紀元
提起遊學,一般人會以為只是給學生及年輕人到外地學習外語、增廣見聞的途徑。事實上,遊學概念是早於1965年由一位瑞典企業家Bertil Hult首創,他本著「打破人與人之間語言,文化和地域上的界限」的目標,創辦了一所跨國的語言教育機構,希望幫助全球人士到世界各國深造外語、認識當地文化,經過長久的發展,遊學之風隨之興起。
發展至今,遊學團已不僅只為提供語言培訓而設,而且是可以讓「學生」到世界各地體驗當地的文化與生活;而這裡所指的「學生」,再不局限於學生,而是沒有年齡界限,年齡層可以是由小至7歲的小童、大學生、在職人士,以至退休的銀髮族。
有人可能會疑問,既然坊間有不少林林總總的語言學校,為何要花金錢及時間遠赴外地去參加遊學團?事實上,語言環境對學習語言是非常重要的,在當地實地學習語言,遠遠比只參加一些外語班的功效來得事半功倍,故此,選擇遊學地點也是一門大學問。
如果選擇學習英文,一般熱門必選國家為英國、美國、加拿大、澳洲及新西蘭等。現時不少香港人除了母語及英語外,他們都時尚追求學習第三種語言,較熱門的有日語,次熱門有西班牙語、意大利語、德語及法語等等。
課程因應不同年齡設計
至於供「學生」修讀的遊學課程,坊間亦有不少各式各類的選擇,適合不同年齡人士修讀,有短至2個星期到9個月以上的外語留學課程、1年中學生交換生計劃、海外語言工作實習、Working Holiday、雙語雙城學習體驗、學年制語言生活體驗、成人自在遊學、暑期遊學團、企業Executive職業英語增修等課程。種類繁多,會容易令人眼花繚亂,難以抉擇。
因此,如果你正計劃參加遊學團,或到海外作短期留學,由了解遊學課程內容、當地學制、留學生入學要求、簽證申請、機票、保險、海外住宿安排等,各項留學的細節均需要小心計劃。
以上文章轉錄自文匯報
台韓打工度假協定自今年元旦起生效,駐台北韓國代表部今天表示,來電詢問的台灣青年很多,但目前真正提出申請的僅有10餘人,盼台灣青年踴躍參加。
台韓去年底簽署「打工度假簽證瞭解備忘錄」,自今年元旦起受理申請,台韓雙方開放18歲以上、30歲以下青年申請,名額各為400人。
駐台北韓國代表部代表具良根表示,今年是首次舉辦韓台青年打工度假計畫,盼更多台灣青年參加,直接體驗韓國文化及風俗習慣。
駐台北韓國代表部指出,來電詢問的台灣青年很多,但目前真正提出申請的僅有10餘人。另外,代表部對打工度假計畫書沒有特殊要求,但希望青年對自己的旅程有明確目標。
台韓打工度假協定自今年元旦起生效,駐台北韓國代表部今天表示,來電詢問的台灣青年很多,但目前真正提出申請的僅有10餘人,盼台灣青年踴躍參加。
台韓去年底簽署「打工度假簽證瞭解備忘錄」,自今年元旦起受理申請,台韓雙方開放18歲以上、30歲以下青年申請,名額各為400人。
駐台北韓國代表部代表具良根表示,今年是首次舉辦韓台青年打工度假計畫,盼更多台灣青年參加,直接體驗韓國文化及風俗習慣。
駐台北韓國代表部指出,來電詢問的台灣青年很多,但目前真正提出申請的僅有10餘人。另外,代表部對打工度假計畫書沒有特殊要求,但希望青年對自己的旅程有明確目標。
以上文章轉錄自中央社
英國文化協會台北辦公室處長艾麗珊(Alison Devine)於1月13日上午與東海大學程海東校長簽署合作備忘錄。東海大學特別邀請留學英國的教師們一同參加簽約儀式。
英國文化協會特別提供兩台電腦及書籍給東海大學學生,除了可以查詢英國研究所、語言等各類課程之外,還提供英國簽證、觀光等資訊。艾麗珊處長表示,學生可以利用好的學習網站,例如英國文化協會就有很多互動式學習的網站。還有看英語發音的節目、錄影帶等,快樂地學習英文。此外,也可上網查詢各國遊留學資訊。
東海大學國際教育合作處表示,電腦及相關書籍設置在國際教育合作處剛落成的Global Student Lounge(國際學生交流中心),希望藉此吸引更多同學前來使用此空間,也能促進與國際學生的交流,互通訊息,培養國際觀。
以上文章轉錄自中央社
紐西蘭的學校很重視圖書館設備,這是Aoraki技術學院在Timaru的圖書館。
紐西蘭教育制度雖與台灣不同,但不論與台灣或者歐美、澳洲國家的學制銜接,都不會有問題,吸引來自各國的學生,各學校也對國際學生相當友善。
紐西蘭教育部負責國外教育關係的經理黃迎表示,紐西蘭沿襲英國教育體制,但比較起來,學費比英國、澳洲更省些。
以語言進修學校來說,學費及食宿,約是每月5萬元新台幣,至於要讀幾周的語言學校,要看個人的英文能力,大約都需要半年時間。至於大學,則是每年60至70萬元新台幣,大學的修業期限約要3年。研究所則是差不多的費用,修業期限大約一年。
至於如果是讀中學,公立學校的費用約新台幣50、60萬元,私立學校則大約要再加10萬元台幣。
到紐西蘭求學,不少學生都選擇住宿在當地人的寄宿家庭,寄宿家庭會由學校幫忙挑選,這樣也比較有保障,萬一寄宿家庭有任何問題,學校都會幫忙轉換或者協調解決。一名在紐西蘭一所中學就讀的女學生就說,她的Home媽已離婚,但最近交了新男友開始談戀愛,學校就有點擔心可能會影響對她的照顧,最近要幫她換寄宿家庭。
另一位從新竹到奧克蘭讀中學的胡晏慈說,在住宿家庭對學習語言及了解當地文化很有幫助,否則容易又變成台灣人或中國人聚在一起講中文,英文進步比較慢,且多數的寄宿家庭對國際學生很友善。
在奧克蘭讀中學的施威丞讀的是號稱當地的「建中」,雖然如此,他說,費用比美國便宜,也比國內的明星高中輕鬆,一樣要拚成績,但壓力減少許多,而且玩樂的選項少很多,比較能專心求學。
台灣的紐西蘭貿易發展中心則十分歡迎台灣學生到紐西蘭體會不一樣的教育制度,如果需要相關資訊可查詢www.newzealandeducated.com
以上文章轉錄自聯合新聞網
新西蘭留學誤區一:念語言學校=進大學
“到新西蘭讀大學沒有門檻,因為不需要語言成績”,一些中介常對學生及家長這麼說。許多家長正是聽了這句話,從而決定把在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孩子送去新西蘭讀大學。然而,孩子到了新西蘭才發現,他們去的只是去新西蘭某大學下設的語言學校學習語言,而真正要進入大學學習,依然必須通過ILETS考試。
幾乎每所新西蘭的大學都設有自己的語言學校,一些不法中介就用偷換概念的方法,把大學語言學校等同于大學。而實際上,學生在語言學校內,只是進行語言學習,一旦要進入大學學習,學生必須通過ILETS考試,其成績須達到6.0分以上。不少由于在國內學習不好,而衝著“不需要語言成績”在新西蘭留學的學生,往往因過不了ILETS這一關而打道回府,從頭至尾沒有進大學讀過一天書。
留學專家提醒,在新西蘭,不論是讀高中、學士學位(degree),還是專科證書(diploma),都必須有相對應的ILETS成績作為敲門磚。所謂“沒有語言要求”僅僅是指讀語言學校。
新西蘭留學誤區二:持旅遊簽證留學
“短期到新西蘭留學不需要辦學生簽證,只要旅遊簽證就可以了”;“先辦旅遊簽證去,到了新西蘭可以再轉成學生簽證。”如果有中介這麼對你說,你可不要輕易相信。新西蘭移民局規定,申請到沒有資質的學校留學,移民局不會簽發學生簽證。提醒,那些為無資質學校拉生源的不法中介機構,常常以“旅遊簽證可留學”的幌子欺騙家長。實際上,學生一旦持旅遊簽證到新西蘭留學,其所取得的學歷學位都是不被認可的。
此外,由于旅遊簽證的可逗留時間有三個月,一些學生認為到新西蘭的語言學校參加短期培訓(三個月內)不要證書,因此也不用再辦理學生簽證,但為了自我保護,學生還是應辦理學生簽證,這樣萬一與學校發生糾紛,起碼學生的身份能得到承認。而一些家庭因為經濟條件沒有達到留學要求的標準等原因,為孩子辦理旅遊簽證去留學,這種做法實際上對保護學生自我權益是十分危險的。
新西蘭留學誤區三:某某學院=某某大學
“我們是**大學分學院”往往是很多注冊了與綜合大學相近名字的學校招生的“法寶”。由于新西蘭注冊校名完全是市場化運作,因此,一些教育機構往往會為了招攬學生,注冊與新西蘭著名大學相近的名字,如奧克蘭理工學院與奧克蘭大學實際上是完全無關的。而不了解內情的家長,常常以為其就是該大學的某個學院。
以上文章轉錄自新華網
「達人」輩出的日本專門學校和高度國際化的新加坡和香港,成為留學東亞的新趨勢,也是你不可忽略的選項。
亞洲也是考慮留學時不可忽略的選項。地理因素和特殊歷史背景,台灣提供了良好學習日語的環境。打開電視、扭開收音機,無論是綜藝節目或是流行音樂,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東瀛次文化的世界裡。 「想在日本攻讀修士(也就是台灣的碩士),關鍵在於教授是否點頭,」深諳日本文化及其教育系統的《留日情報雜誌》總編輯林俊宏指出,日本教育中「師承」觀念特重,好比師父帶徒弟,「學生頂著老師名號出去,可不能砸招牌的,因此教授分外愛惜羽毛,」民族性中的謹慎小心,自此展露無疑。外國學生提出入學申請之後,校方會指派「聯絡教授」,專門考核是否適合入學就讀,過程中「人」是最重要因素。